贺州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贺州传媒网      2019-09-24 08:52     浏览:1953


通村公路联家串户,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脱贫致富干劲十足……今日的贺州,贫困发生率从13.88%降至4.88%,这正是贺州市强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生动注脚。

是什么换来了困难群众的幸福生活?解题之钥,或许就在不起眼的数据中:仅2019年,全市就选派1858名干部担任新一轮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选派47名市直机关新录用公务员到扶贫一线蹲苗,调任31名扶贫一线优秀事业编干部到乡镇任职,加快稳定脱贫奔小康……

 

U020190922634253445381.jpg

 

道路通 希望来

62岁的盘木转每天都会在家门口看看,从六冲口通往村委这条路的修路情况。生活在平桂区鹅塘镇槽碓村的他,这一辈子去鹅塘镇上的次数,用十个手指头都能数过来。"以前赶集,早上5点就得出门了,走得快,回到家也得到晚上9点。"盘木转告诉记者,以前挑山货去卖都是靠走的,赚了钱就能换购一些日用品。

这条路是槽碓村的第9条通屯路,预计年底就能修好。从2011年槽碓村修通第一条村路到现在,已经修通43公里的路,出行的时间由原来的4、5个小时,缩短到40多分钟。这一条条通往村外的路,让盘木转看到希望:再也不用担心种的杉树运不出去了。

路通了,对于返乡创业的杨晋旺来说,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在钟山县钟山镇杨岩村承包了210亩地种植淮山,虽然村里的通村路7年前就修好了,但是货车要开到淮山地,还得走一段坑坑洼洼的土路。要是遇到下雨天,货车就进不去,只能用拖拉机把淮山运出来,再装到货车上。这样一来,装一车货就得花费一整天的时间。

这几年,尤其是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杨岩村筹措整合各类资金,硬化道路超过40公里。现在路修好了,车能直接开到杨晋旺的淮山地,他的淮山生意也比之前好多了。"路修通了,装车的时间比之前节约了一半。"杨晋旺仅花了6年的时间,就赚到了100万。

三年来,全市投入资金5.6亿元,完成村屯路建设881公里,打通了农村道路的最后一公里。藏在深山的农产品再也不怕运不出去,还吸引了一个个产业项目到田间地头发展。

 

路子多 腰包鼓

"在家里种地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外出打工却又照顾不了家里。"富川瑶族自治县柳家乡新石村的罗秀莲前几年一直在广东打工,后来因为孩子要上学,老人要照顾,只能辞职回家,重担全部压在她老公的身上。因为缺乏劳动力,他们家成了贫困户。

去年,广西贺州伟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到村里开了扶贫车间,有50多个村民在此找到了工作,罗秀莲就是其中之一。现在的她,每天忙完家里的家务就赶去扶贫车间上班,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赚钱顾家两不误,还成功地摘掉"贫困户"的帽子。

在贺州市的扶贫车间里,经常能听到工人们爽朗的笑声。按照"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工作目标,贺州市因地制宜打造特色就业扶贫车间,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收入。目前,全市认定的就业扶贫车间有129个,直接带动就业人数7640人,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1394人。

然而,贫困户就业难,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存在就业竞争力弱、自身技能素质不高等问题。昭平县凤凰乡黄屋村的黄太蕊就是因为缺乏技术,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今年6月,他报名参加了昭平县粤桂扶贫协作第一期"粤菜师傅"培训班,20天的培训刚结束,黄太蕊就收到了广州一家酒楼的录用通知,试用期就能领到5000多的工资。

为了提高贫困户的就业率,贺州市还组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电商就业培训、特色产业发展培训等,帮助提升贫困户自身技能素质。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就有3875个贫困劳动力参加培训。随着增收路子增多,贫困户的腰包也开始鼓了起来。

 

产业兴 致富稳

要想稳定脱贫,产业要先行。贺州集中向扶贫产业发力,一大批适合贺州发展特点的三华李、水生蔬菜、柑橘、中草药等产业项目"多点开花"。

八步区三华李种植面积达到10万多亩,年产量约5万吨;平桂区发展4000多亩的莲藕种养,带动了1850户农户增收;钟山的贡柑、富川的脐橙、昭平的茶叶……截至6月20日,贺州市县级"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80.2%,覆盖6.25万户贫困户。

"贫困户选择发展特色产业,都会有相应的奖补。"在脱贫攻坚进入到决胜决战期,如何用好上级拨付的扶贫资金,也是贺州的重要思考。

在钟山县,贫困户养30羽以上每只鸡有15元的产业补贴;在八步区,贫困户当年新种植油茶林3亩以上,每亩帮扶资金1000元;在昭平县,贫困户养一头牛就补助4000元……在贺州市,各县区均落实产业发展资金,出台产业奖补方案。今年以来,全市发放产业奖补资金1165万元,惠及贫困户5449户(次)。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