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新书记谈党建(九)】于秋丽:聚焦“五个抓” 突出“两个引导”奋力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市两新组织党工委     2020-05-07 16:13     浏览:1317


2020年,昭平县两新组织党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县委“1368”工作思路,坚持把抓党建促两新组织发展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党建强、发展强”为目标,聚焦“五个抓”,突出“两个引导”,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昭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两新组织党工委书记 于秋丽

一、抓实“两个覆盖”,提升工作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目标短板,加强与统战、工商联、经贸、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实时掌握两新组织底数,注册成立时同步开展党建工作,促进两新组织自身发展与党建工作深度融合。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力量,持续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及时补充更新完善“六套台账”,大力推进符合条件的两新组织单独组建党组织,着力提高单独组建率,着力巩固扩大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指导员选派管理,注重选派年轻党员干部到强优企业担任第一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党建力量。针对一些因各种原因无法运转的“空壳”支部、“僵尸”支部及时优化调整。依托行业主管部门“把脉问诊”,进一步理顺两新党组织管理体系,强化工作指导力度,提升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质量。

二、抓强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深入实施“双推双培”工程,坚持政治标准,规范程序,指导两新组织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持续开展“入党积极分子集中推优月”活动,建立入党积极分子信息库。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坚持质量导向,把经营管理层中的优秀党员推选为党务工作者,把优秀党务工作者推荐进入经营管理层,坚持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培养成党员,力争新发展党员持续增加,促进两新组织健康良性发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切实增强两新组织党的政治建设。推动“三会一课”“第一议题”和“支部主题党日”等制度与企业生产生活相结合,在“内容上贴近、方式上灵活、学习上有效”,推动广大党员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两新组织党支部有序规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三、抓好示范引领,选树典型标杆。按照“双强五好”建设要求和“六个一”创建标准,全力推进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示范点建设,打造一批可看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品牌。坚持把达标两新组织党组织纳入“星级化”管理,严格落实星级党组织评定标准,按照“抓两头、促中间”的原则,实施“升降”动态管理,激发两新党组织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活力。

四、抓细示范培训,提升党性素养。充分发挥委员单位、乡镇党委及其他职能部门作用,持续开展“关注党员成长·激发组织活力”全覆盖年度轮训和“党员进党校”培训,重点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机构负责人、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骨干、两新组织出资人(负责人)和新社会阶层人士、党建组织员示范培训,提高党组织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履职水平。充分发挥好“学习强国”“八桂先锋”“党组织书记在线培训”等网络学习平台的作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和忠诚教育,增强两新组织党员政治意识。

五、抓紧后进整顿,增强政治功能。全面深入排查整顿软弱涣散两新组织党组织,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严格落实整顿措施,按时按质完成整顿工作,使整顿后的基层党组织机构健全,班子成员关系和谐,党组织的战斗力、党组织书记的素质、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基层基础的保障水平、基层党建的制度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得到有效增强。

六、引导两新组织党建与生产经营管理有机结合。推动两新组织把党建工作引入两新组织管理,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经营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实行党员企业负责人、出资人与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建立党企班子“交叉任职”机制和党组织书记列席企业重要决策会议制度,推动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深入开展“党旗领航·诚信经营”“为党旗增辉、为企业增效”系列主题活动,打造黄姚古镇“红色一条街”“两新组织支部主题党日共享基地”,设置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悬挂“党员商户”标志牌等方式,展示两新组织诚实守信、文明经营新形象,让两新组织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引导党员争当服务标兵,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优质服务提升两新组织竞争力。

七、引导两新组织在发展中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持续开展“党旗领航聚合力·助力脱贫争先锋”和“千企帮千村”活动推动非公企业、社会组织广泛参与开展贫困村结对帮扶系列活动。发挥两新组织岗位优势,探索“党支部+(企业)基地+合作社(协会)+党员+群众”发展模式,持续加强在贫困村建立“就业扶贫车间”,采取产业输血、就业吸纳方式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实现脱贫。通过基础设施援建、集体经济项目合作、公益慈善捐助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两新组织助力脱贫攻坚参与率、贡献率。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