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帮兜底 致富靠自己——看立教村如何攻克脱贫攻坚“最后堡垒”

贺州日报     2020-06-05 15:44     浏览:2000


5月22日,刘美云在家门口的食品加工厂熟练地做着自己的工作,她把米粉条绕弯摆放在铁棍上,然后整齐地放在水中浸润。湿米粉成型后,经过机器初步滤干,她又将米粉拿到晾晒场摊开晾晒。这份简单的工作使刘美云每天有80元左右的收入。  

刘美云家有6口人,其中有4个是孩子,而丈夫因患病需要经常去医院。“要照顾一家老小,我实在没办法到其他地方工作,幸好家门口就有一个食品加工厂。”刘美云说。  

看着刘美云一家的境况,村民们都在担心:“她要脱贫,我看难。”然而,2019年,刘美云一家确实脱了贫。村里安排她的公益保洁员岗位每个月1000元,享受低保每人每月210元,在食品加工厂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丈夫的医疗费用大部分可以报销,一家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去年她家顺利脱了贫。  

刘美云家住昭平县北陀镇立教村,该村为“十三五”期间的贫困村,原本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10户1950人,经过几年的努力,到2019年底,全村未脱贫户只剩下29户119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了2.07%。立教村支部书记邱恒明立下军令状:“我们今年要实现整村脱贫。”  

“有点能力的经过帮扶都已经脱贫了,剩下的或缺乏劳动力,或因病难以脱贫,等这部分人脱贫了,整个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堡垒’也就打下了,但这部分人脱贫是最难的。”邱恒明说,“帮助他们脱贫,除了政府兜底,还要根据他们的实际,给他们增加收入的机会。”  

邱顺昌今年80多岁了,他有两个智力障碍的儿子和一个智力障碍的儿媳,一家4口人劳动能力都很弱,这一户人家能脱贫吗?立教村村委委员邱小燕肯定回答说:“能!”和刘美云一样,村里给邱顺昌安排了简单的卫生保洁员岗位,全家享受低保政策,3人享受残疾补贴,政府帮他家盖上了新房。前两年,村里的干部又找到他,“不如养几头水牛吧,既容易看养,又能挣钱。”就这样,邱顺昌指挥他智力障碍的儿子、儿媳养牛,自己干些最简单的家务农活,平均下来,每年有将近15000元的产业收入,又享受5000元的产业奖补,自然也就脱了贫。  

近年来,立教村除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还发展起了一些工业,使得许多村民能就近就业,对打下脱贫攻坚战的‘最后堡垒’发挥了重大作用。坐落在立教村的北陀镇广西天贺寿泉食品有限公司(北陀镇年产10万吨的矿泉水项目)还在施工中,施工方经理普先生说:“专业施工队伍建设的速度肯定会更快,但为了帮助当地贫困户,带动当地发展,我们尽量招收当地村民来帮施工。”预计正式投产后,该项目还能带动30余人就业。  

为了啃下脱贫攻坚的“硬骨头”,实现今年年底全村贫困户脱贫出列,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立教村把未脱贫或者脱贫质量不高的村民类型分为“脱贫边缘户”“脱贫监测户”“极度贫困户”,进行风险脱贫返贫隐患排查,利用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多渠道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

(吴显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