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责任田” 拔掉“穷根子” ——贺州市委政法委助推帮扶联系村脱贫攻坚纪实

贺州政法     2020-08-19 08:44     浏览:1970


在贺州市大桂山山脉腹地,有一个由大冲、小冲、白虎、大冷水、小冷水、石岔6个自然村组成的狮东村,是自治区认定的土瑶地区深度贫困村,是贺州市6个土瑶村之一。全村388户2182人,建档立卡户有258户1416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通讯不灵,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当地的精准脱贫。

2015年以来,贺州市委政法委作为精准扶贫后盾单位,迅速进驻狮东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紧紧围绕基础设施、产业就业、住房安全、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保障等薄弱环节,牢牢牵住脱贫攻坚“牛鼻子”,在脱贫攻坚大熔炉中绘就了瑶乡大地的壮美画卷。

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近5年多来,协调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狮东村帮扶资金2694.19万元,全力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大力改善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基本完成贫困村“十一有一低于”脱贫指标,实现贫困户脱贫224户1304人,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增长。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初的50.05%降至2019年底的7.24%,为2020年全村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基础。

1 以上率下 切实为群众解难题

“基层干部要引导村民树立‘宁愿苦干、不要苦熬’的观念,激发村民自身发展动力,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输血’为‘造血’,走出一条共同致富之路。”在狮东村与市、区、镇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员和异地搬迁安置点村民座谈时,贺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韦升安说,广大脱贫攻坚干部职工要坚决把责任扛在肩上,着力抓重点、查缺漏、补短板、强弱项,切实转变作风,强化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大扶贫格局,加强对一线扶贫干部关爱和保障,切实把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工作中,韦升安始终坚持有计划地到挂包联系村、户和脱贫攻坚点实地走访调研,进村入户、现场办公,与村民、扶贫干部“面对面”交流,了解到贫困户有什么困难时,韦升安及时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并在下次回访时询问解决情况。

“我们夫妻俩能领到结婚证、2个小孩能入户口,全靠韦书记帮的忙!”每每提起此事,瑶胞潘木成的感激之情都溢于言表。

去年7月3日,韦升安到大冲自然村调查走访贫困户,了解到潘木成已是2个小孩的父亲,妻子又怀了一个六七个月的小孩,可到他和妻子一直领不到结婚证,2个小孩也入不了户口的情况时,立即要求平桂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文忠等领导切实把此事解决好,不要让群众伤心失望。同时,妥善解决了像潘木成这种情况的群众11户。

“作风好不好,关键看领导。”韦升安严格要求自己,凡事亲力亲为,带头走遍狮东村的各个村落,全面严格实施“两不一追究”机制,即联系点不脱贫联系领导不脱钩,联系点出现问题追究市级领导责任。同时,结合狮东村实际,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方案,贺州市委政法委逐项对照抓好落实,所有贫困户都有具体帮扶责任人,所有帮扶责任人都走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确保产业、就业、住房、饮水、教育、医疗等政策到村到户到人,做到“与市县(区)同步、与乡村配合、与群众密切联系”,切实为困难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2 “志智双扶” 党建激发发展动力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韦升安认为,扶贫先扶志,脱贫先脱懒。要坚持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群众的内生动力支撑脱贫攻坚工作深入开展。

期间,贺州市委政法委始终坚持把思想文化教育作为长期性基础工作来抓,持续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从改变村民思想观念入手,对讲文明、讲卫生、讲礼貌、树新风的村民或家庭给予奖励,营造良好的村容村貌和社会氛围。

同时,贺州市委政法委党支部与狮东村党总支深入开展结对共建、“点亮微心愿 为民服务解难题”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向移民搬迁户了解生活的相关情况和“微心愿”的需求并收集了微心愿。活动中,党员干部怀着真挚的感情为搬迁户送去油和大米,与群众亲切交谈,询问生活情况,并表示希望通过自身的一点心意能够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一桶纯香的花生油,一袋香甜的大米……一个个微小的心愿,不仅点亮了党员们的爱心接力,更温暖了当地贫困群众和生活困难党员的心,让他们感受到搬出大山后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到为民服务解难题。去年以来,贺州市委政法委党支部组织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60户,发放慰问金1.85万元。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家庭360余户,与狮东村党支部联合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5次80余人次。

“帮钱帮物,不如帮助基层建个好支部。”韦升安提出,要把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贫困村与城镇居委会、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等多种模式,为扶贫工作带去新资源、输入新血液。

3 改造学校 从教育精准扶贫入手 

“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韦升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带领政法干部从教育精准扶贫入手,着重在扶志与扶智、起点与过程、治标与治本、短效与长效四个结合上发力,加大狮东村村小学改造力度,加强控辍保学力度。

走进狮东村白虎自然村白虎小学,一栋3层教学楼映入眼帘,新建成的教学楼内教室、阅览室窗明几净,设施完备。以前,由于当地村民对孩子上学的认识性不高,导致孩子辍学率高、学生数量少,加之重视不够,校舍、教学楼、食堂陈旧。

2015年,贺州市委政法委挂包狮东村村后认为,在6个自然村建新学校迫在眉睫。随后的几年里,贺州市委政法委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和师资支持。目前,大冲、小冲等6个自然村都新改建有小学,成为当地一道“风景线”,食堂桌椅齐备、音体美器材齐全、学生图书室等硬件设施逐步完善,师资力量不断提高。

控辍保学更是脱贫攻坚中最难啃的“硬骨头”。韦升安督促平桂区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实施教育扶智工程助力土瑶群众脱贫攻坚,制定出台了《贺州市平桂区“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学生就读城区民族学校(文华学校)教育资助方案》,进一步完善现有6个土瑶行政村教学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校舍翻新工程,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5年以来,共投入841万元分别用于6个土瑶行政村小学及9个教学点的场地建设、校舍翻新、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添置图书仪器设备。目前投资1.8亿元,有小学12个班,中学24个班,建筑面积达47380.89平方米,可容纳学生1740人的平桂民族学校已建成,实现“土瑶”学生全部集中寄宿就读,从根本上解决土瑶学生上学难问题。

在此基础上,义务教育阶段小学4至6年级的“土瑶”聚居深度贫困村学生,安排到平桂区文华学校就读,实行寄宿制全免费,让贫困学生享受优质教育的同时,给予寄宿就读土瑶学生享受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每年1000元、营养膳食补助每年1000元、交通补助每年300元,使土瑶贫困生安心就读。此外,还认真抓好“控辍保学”工作,通过政府、学校、教师、家庭的共同努力,及时开展劝返工作,确保“土瑶”地区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不失学。充分利用暑假时间,通过对全区适龄儿童进行大家访摸排,将符合条件列入辍学对象进行入户干预,加强后续家访辅导,防止适龄儿童辍学。

为彻底改变土瑶同胞出行难的问题,2018年,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和地方统筹扶贫资金向狮东村投入基础设施资金966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2个,修路队开进了村里,狮东村民盼望的“绝壁路”有了希望。

春来秋往,寒暑交替,狮东人与修路队一起,干着装卸、搬运、搅拌等重体力活。“路通到哪个自然村,村里有点力气的男人都出来帮修路了。”狮东村党支部书记赵万兴自豪地说。2020年6月,狮东村6个自然村的道路全部硬化完毕,村民盼望的“绝壁路”终于全部通了。

4 产业扶贫 闯出农村振兴之路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生活富裕是根本。只有发挥集体的力量把村民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市场经济竞争。”韦升安在狮东村调研时表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解决村集体“有钱办事”的根本途径。只有走集体化发展道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才能把外出的村民吸引回来,培养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农民队伍。

自2015年以来,贺州市委政法委把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模式,推动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针对狮东村拥有茶叶、杉树、油茶等地方特色的农业特色产品优势,贺州市委政法委帮助村民重点抓好生态有机茶品牌打造,引进扶贫茶企业建设黑茶加工生产基地,把竹艺编织扶贫车间“请”到了大山里。

在村民唐木娇的竹艺编织扶贫车间,只见她熟练地用机器破开竹篾,然后将竹篾编织成装黑茶包的竹篓。把竹篓卖到当地的扶贫茶企业,每个可获得9元钱的收入,按照每天编制10个至15个的速度,一个月下来,她能挣2700多元。唐木娇说,我在广东打工的儿子一个月也就挣3000多元,比我也多不了多少。

同时,狮东村村民还充分发挥独特的养茶习俗,走上脱贫致富路。走进72岁的贫困户邓春娘家里,她在厨房一边往火塘添柴火,一边看着墙上挂着的一排排茶篓。利用烟火来熏茶篓里的茶叶,是传统的土瑶养茶方式,这样产出的茶产品深受市场欢迎。“靠着养茶,我每年能有1万多元的收入,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邓春娘信心满满地说,我今年肯定能够脱贫。

如今,狮东村“3+1”(杉树、茶叶、鸡+油茶)产业覆盖贫困户192户,目前有杉树1.6万多亩、茶叶700多亩(集体茶园250多亩)、油茶1300多亩、竹子5300多亩、大肉姜820多亩、产业覆盖率达94.5%。同时探索出以“公司+基地+工厂+农户”为一体的“扶贫车间”产业链,在当地建设瑶乡黑茶加工生产基地和竹艺编织扶贫车间,参与黑茶养护12户贫困户,每户每年养护茶叶收入达9000元以上,竹艺编织带动65户贫困户受益。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6.51万元。2020年1-6月实现收入6.38万元,远远超过村集体经济收入指标。

5 扑下身子 真抓实干获群众点赞

“小宿、小吴,你们还没吃饭吧?快来我家尝尝。”在狮东村白虎、大冲自然村,上到80岁老人,下到6、7岁的孩童,几乎没有不认识贺州市委政法委驻村工作队队员宿正、吴惠集的。

2015年,贺州市委政法委挑选综合素质高的党员干部宿正派驻狮东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2017年,为进一步加强狮东村的脱贫攻坚工作,由第一书记转任为沙田镇工作队分队长;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又增派驻了综合素质高的党员干部吴惠集任狮东村脱贫攻坚突击队员,加快了推进狮东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这也是贺州市委政法委扶贫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自驻村以来,宿正、吴惠集带领驻村队员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帮助现役军人家庭和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之家牌匾、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报销医疗费用、带领全村村民打扫村寨卫生、指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积极与相关业务部门对接,为村民提供种茶、黑木耳种植、油茶种植加工管理等技能培训。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贺州市委政法委领导干部都成为奔走在一线的扶贫队员,18名在职在编党员干部全部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共结对帮扶贫困户26户,把办公地点搬到村室里、田地里、群众家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落实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通过干部白天入户走访,晚上会议座谈,和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开展入户帮扶610人次,落实慰问资金10.8万元;帮助15户贫困户申请产业奖补资金20.2万元,进一步提高了群众认可度、赞誉度和满意度。

“几年来,狮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几届驻村队员踏实认真的工作密不可分。”狮东村支书赵万兴称赞道,如今,村民粮食吃不完、穿衣没问题、医疗有保障,产业发展态势越来越好。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贺州市委政法委全体干部正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咬定目标、顽强拼搏,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