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狮东村:土瑶同胞“欢歌幸福村”

科技日报     2020-10-21 08:27     浏览:1627


“假如我变成一只鸟儿,我要留恋在枝头,用清脆的歌声为我妈妈歌唱;我站在路边的小野花上,等待小伙伴的到来;一阵风过,我伴着微风,又变回了我自己,站在妈妈面前。”10月12日,在广西贺州市民族学校,瑶族学生赵兰九随堂练习写下了一首属于自己的诗篇。

当天,7年级语文教师赵运兰运用希沃白板给学生们讲解《金色花》。讲到作者泰戈尔时,她播放了一段童趣版的介绍印度诗圣泰戈尔的生平事迹短视频,全班同学都非常认真的观看。

“这个视频很吸引人,里面的内容很容易懂,特别是关于泰戈尔的诗歌创作,文笔优美,我真切感受到了这个作家的才华,激发了我创作的欲望。”赵兰九说。

“这里面有云课件,给我们老师平时备课提供了很多资源。”赵运兰说,贺州市民族学校用上了更先进的白板,海量教学内容线上共享,课堂上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增强了很多。

新学期伊始,赵运兰和全班43名土瑶学生搬进了贺州市民族学校。崭新的教学楼、先进的教学设备、宽敞的宿舍……在这里,赵运兰和学生们的生活开启了新天地。

认真听课的土瑶孩子

“土瑶”是我国瑶族的一个独特支系,生活在贺州市平桂区沙田镇和鹅塘镇的6个行政村,建档立卡户总共1258户,贫困人口7151人,2017年底,贫困发生率高达51.73%,这里是广西乃至全国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

这几年,贺州市全力推进“土瑶”地区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扶智等工作。如今,通往瑶寨的水泥路修好了,瑶族同胞们搬进新家了,茶叶种养加工产业发展起来了,瑶寨风貌焕然一新。2018年至2019年,贺州实现了3个土瑶村、863户507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4.5%。

开心玩耍的土瑶孩子

1 大路通村外,人气旺起来

驱车前往位于大桂山深处的贺州市平桂区狮东村大冲瑶寨,一路顺着山势蜿蜒盘旋,但水泥路面平坦整洁。在大冲瑶寨门口,村民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迎接游客的到来。

一面是悬崖,一面是峭壁。以前,村民到村委会要过悬崖、涉小河、爬陡坡。到镇上购买粮油等生活物资,天没亮,就要出门了,时常是肩挑扁担,手持电筒,结伴而行。

“小时候去赶集,要走三四个小时的山路。”在村民凤求姑的记忆里,走出大山,路途是那么的遥远。

凤求姑所在的大冲瑶寨是狮东村的六个自然屯之一,狮东村是土瑶地区深度贫困村,地处大桂山腹地,风景秀美,但偏远闭塞,交通不便。

修一条通往镇上的水泥路,成为了狮东村村民的共同愿望。2018年,修路队开进了村里。这一年,中央专项扶贫资金和地方统筹扶贫资金向狮东村投入基础设施资金966万元,实施基础设施项目12个。

“咱们村要修水泥路了!”要修路的消息传遍了整个狮东村,很多村民纷纷主动要求加入修路的队伍。“屯里有点力气的男人都出来帮修路了,特别是很多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带领大家积极参与到修路当中来。”狮东村党支部书记赵万兴说。

美丽的狮东村一角

如今,天堑变通途。现在,村民骑摩托车从大冲屯到沙田镇只要40分钟,从沙田镇坐车到平桂区需要1个小时左右,一条条通往村外的水泥路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路修好了,日子真的好起来了。”凤求姑说。

路通百通,水泥路的通车给狮东村带去了越来越旺的人气、财气。茶叶公司上门收竹篓的货车开进了村里;越来越多的游客纷至沓来,体验别具一格的土瑶民俗风情……

不仅仅是道路通行条件好多了。2019年,平桂区投入13394.11万元资金推进106个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土瑶地区交通、教育、医疗、水利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群众饮水、出行、上学、求医不再成为大难题。

2 产业搞得好,收入很稳定

狮东村是典型的土瑶山区村,山多地少。以前,村民只能依靠在山里种生姜、茶叶、杉树,有了收成再去山下换来米粮,日子清苦。

村民文化素质低,缺少技术技能,发展动力不足,如何才能确保群众增产增收?

在狮东村大冲竹艺编织扶贫车间,柔软而细长的竹篾条在瑶族妇女的手中飞舞,凤求姑和瑶寨的妇女们正忙着编织竹篓。

“每个竹篓9元,我每天能编织10-15个左右,可以补贴家用。”凤求姑嘴角扬起微笑着说。通过竹编、种茶,她家于2019年脱贫。

狮东村的竹编扶贫车间

如今的瑶寨里,不仅竹篾作响,还茶叶飘香。走进农户盘接引的家里,火塘上、阁楼里的土瑶黑茶摆放得整整齐齐,微风袭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土瑶黑茶香气。“我家里的厨房通风好,也卫生,适宜养茶。光是养茶,我一年就有1万多元的收入。”盘接引说。

养茶,是瑶山独有的习俗。“在火塘上养茶,温差比较大,茶叶得以不断发酵。”赵万兴说。

以前的盘接引,打零工,摘茶叶,砍木头,收入很不稳定。近年来,狮东村探索出以“公司+基地+工厂+农户”为一体的原生态产业链,在当地建设瑶乡黑茶加工生产基地,由茶叶公司聘请土瑶群众护理茶园、采摘加工茶叶,同时委托村民养护黑茶,平均每户可增收1.5万元。

“我现在在家里,既能养茶又能看家。孙子孙女还可以坐车到城区和镇上读书,现在的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多了。”盘接引说。

同时,当地还在土瑶深度贫困地区创新实施“人均一亩茶、户均两亩姜、村均万亩杉”的产业发展思路,累计种植优质茶叶8458亩、大肉姜6596亩、杉树12.44万亩,达到人均1.16亩茶、户均3.01亩姜、村均1.35万亩杉,拓宽了土瑶群众的收入渠道。

2019年,狮东村人均稳定纯收入达9530元,新民、金竹、明梅、大明、槽碓等5个土瑶村的人均纯收入也达8600元以上。

3 搬了新房子,生活有盼头

土瑶头饰、盛装、刺绣、石磨、八卦钟……站在位于大冲瑶寨的土瑶生活展示馆,村民盘接胜满脸笑容。

这里曾经是他家的老房子,如今被当地政府出资租赁下来,打造成为土瑶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盘接胜的新家,现在安在了平桂区文华社区。这里是平桂区首个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2016年6月29日,盘接胜成为首批38户老乡乔迁户之一。

“根据政策,土瑶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交1万元就能认购一套安置房。我们总共8个人获得一套140多平方米安置房,易地扶贫搬迁圆了我多年的安居梦!”盘接胜说。

搬迁前,盘接胜家里种些杂粮,儿子、儿媳妇在附近打点零工,一年下来基本上没有什么收入。一年到城区买东西的次数,扳着手指头都能数得过来。

土瑶孩子的美丽新校园

为了让搬迁户“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平桂区创新“移民搬迁安置与平桂新城建设、产业转型发展三结合”的易地扶贫搬迁模式,统筹解决搬迁户就医、就学、就业等基本生活需求,搬迁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大提高。

“现在,儿子参加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后在企业上班,儿媳妇在超市打工。交通好,上班近,学校和医院就在家门口,什么都方便。”盘接胜开心地说。

目前,平桂区文华学校、平桂区人民医院、移民创业园等一批社区配套教育、就业、公共服务设施建成使用,贺州市超群箱包厂扶贫车间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广西碳酸钙千亿元产业示范基地,可提供就业岗位5000个。

如今的大冲瑶寨,鲜花盛开,风景如画,石板大路漂亮整洁。“从来不敢想象,我们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村里的老人们说。

不仅狮东村在蜕变,2019年,槽碓、明梅、金竹3个土瑶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61.42%降至4.5%。今年,狮东等3个土瑶村也将告别贫困。

“时雨沐大冲全民喜步康庄路,党恩施瑶寨百姓欢歌幸福村”,在大冲瑶寨的村口,这24个字格外显眼。瑶寨里的村民们都说,这是他们的幸福心声。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