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

贺州传媒网      2020-11-22 08:16     浏览:1103


初冬时节,漫步在贺州市的乡村田野,到处可见喜人的画面: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通村达户,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掩映在如画的美景中,村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贺州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调动一切力量、集中一切资源,勠力攻坚。

“十三五”期间,贺州市248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0.41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3.88%降至0.66%、5个县(区)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由贫困县全覆盖的设区市转变为脱贫摘帽全覆盖的设区市……

创建318个扶贫车间

每天早上8点左右,平桂区沙田镇狮东村村民赵增留就会来到村里的扶贫车间内工作。

“我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不用出远门,每月都有2400元左右的收入,现在我家的日子也越过越滋润。”赵增留熟练地操作缝纫机,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贫困户的帽子摘掉了,现在我干活浑身都是劲!”

这是贺州市全力推进就业扶贫、多途径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初期,贺州市所辖县(区)均为贫困县,是贫困县全覆盖的设区市,全市共有贫困村281个,贫困人口29.35万人,贫困发生率13.88%。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

说干就干,干就干好。贺州市各级有关部门聚焦深贫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扎实推进就业扶贫工作,全面助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在加快深贫地区群众脱贫速度方面,贺州市因地制宜创建扶贫车间,充分发挥土瑶聚居深贫村茶叶、竹子等资源优势,在金竹、狮东等土瑶聚居深贫村引进企业开设茶叶种植加工、竹编加工就业扶贫车间7个,带动就业292人。

目前,全市已有扶贫车间318个。通过大力推进就业扶贫车间建设,贺州市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全市带动就业1.8万人,其中贫困劳动力3949人。

粤桂携手斩“穷根”

2017年9月以来,广东肇庆市与贺州市依托粤桂扶贫协作结成帮扶对子,富川瑶族自治县、昭平县分别成为肇庆四会市、鼎湖区的结对帮扶对象,从产业合作、劳务协作、人才支援、资金支持等方面携手发力斩“穷根”。

在富川古城镇高路村的粤桂扶贫车间,3条生产线上的员工们正快速有序地进行数据线的组装和测试工作。40岁的李梅妹便是其中一员,每天约有9000根数据线经过她的手组装。

“走路来只要5分钟,真正是在家门口上班。”李梅妹说,她曾在工地打工,但不稳定,有时候半个月都不一定有活干。如今,她在这里实现稳定就业,每月收入约2400元,还方便照顾家里老人和小孩。

高路村的粤桂扶贫车间是粤桂(四会·富川)扶贫协作产业园的延伸。这个产业园由四会市与富川瑶族自治县利用粤桂扶贫协作政策优势联合共建,投入帮扶资金4000万元购买标准厂房,作为富川156个行政村的集体资产。

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2019年出租厂房所得租金可帮助156个村村集体经济平均增收4万元,预计2020年可提升到平均增收5万元。目前产业园已经吸引了15家广东企业入驻,预计今年底可累计提供近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以来,在产业合作方面,贺州市共引进项目34个,实际到位投资额23.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1027人;在劳务协作方面,组织开展了共45期粤菜师傅、农业实用技术、残疾人技能等培训,培训贫困人口1819人。此外,贺州市还通过实施就业支持帮扶措施,帮助贫困人口到东部省份就业约2.1万人、在广西就近就业约1.4万人。

开对“良方”拔穷根

贺州市地处三省区交界,部分地区特别贫困,致贫原因复杂。只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贺州市精准施策,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在这里工作每个月工资有3000多元。”日前,在平桂区超群实业有限公司的车间里,工人杨玉配对自己的收入感到满意。

“几个月前,我还处于失业状态。”杨玉配说,今年受疫情影响,不能出去打工。就在一筹莫展之时,贺州市人社局和村组干部推荐她到该公司上班,解决了她的就业难题。

以就业扶贫为着力点,通过岗位倾斜、扶贫车间等措施,提升贫困户就业率,是贺州市立足实际,确定脱贫主攻方向的务实之举。

在贺州市,像杨玉配这样在家门口解决就业问题的贫困人口还有很多。今年,贺州市人社部门制定了《2020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明确了11个方面26条具体措施,抓好工作落实;动态掌握贫困劳动力的就业失业状况、培训需求和就业创业意愿等,在工业园区开设“扶贫专班”,促使当地贫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十三五”期间,以产业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和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群众脱贫增收大环境为目标,贺州市形成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发展态势。

在一项项惠民利民的政策下,在一次次精准有效的帮扶下,全市人民正通过自身的努力,与全国人民同奔小康,共享美好新生活。(范佳伟 陈贤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