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及工作机制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20-11-24 08:00     浏览:3732


当前,我国正处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脱贫攻坚人才支撑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如“要吸引各类人才参与脱贫攻坚和农村发展”“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等等,对我国打造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完善扶贫人才工作机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脱贫攻坚的战场,往往是在最基层、最贫困、最艰苦的地方。通过完善的工作机制引导人才奔赴脱贫攻坚主战场,不仅能培养人才服务国家长远战略的政治素养、与人民群众的血肉情怀,还能够不断探索和完善我国农村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进而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的现实困境

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很多好的经验,比如,人才扶贫、定点扶贫、东西部扶贫协作、教育扶贫、技能扶贫等,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鼓足了人才及制度底气。但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也呈现出了一些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成为我们进一步完善扶贫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扶贫工作机制的出发点。

扶贫专业人才队伍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结构性问题。精准扶贫的人才包括农业科技专家人才、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人才、农村基层党建专家人才、教育、科学、文化等方面的人才。当前扶贫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亟待改善的状况有:一是农业科技专家人才不足。目前的驻村扶贫工作队伍,大多数是从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部门抽调,抽调农业方面的专家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二是经济发展与经济管理的人才不足。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很多的困难,最根本的问题是脱贫致富的观念意识、知识能力的不足,这样的不足更需要在精准扶贫人才队伍中充实更多具有经济发展专业能力和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三是农村基层党建专家人才不足。党建扶贫“双推进”是精准扶贫的战略性举措,然而,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定程度上存在“软弱涣散”等问题,急切需要具有党建理论政策水平和实践经验的人才。

精准扶贫人才工作机制仍待完善。目前精准扶贫人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难以“留得住”、难以“流得动”、难以“出得去”等现象。一是难以“留得住”。精准扶贫的主战场在贫困地区农村,目前全国各地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以及“科技特派员”等科技扶贫人才队伍,他们往往是有一定的驻村驻地期限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农业科技扶贫人才参与扶贫的长效工作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以确保脱贫攻坚工作的延续性。二是难以“流得动”。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只是从原单位选派到相应的村,并不能在驻村的所在州县乡流动,没有建立多向流动的机制。三是难以“出得去”。既体现在精准扶贫人才到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交流任职等的机会较少,又体现在对精准扶贫人才队伍退出扶贫时工作统筹安排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的保障。

“三结合”构建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更需要从国家层面在扶贫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框架中,继续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发现、培养、选拔人才,“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把大量的优秀人才引导、选派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来,协同推进脱贫攻坚与国家人才队伍建设,让更多的人才在脱贫攻坚中建功立业。

把脱贫攻坚与人才队伍建设相结合。脱贫攻坚与人才队伍建设都是国家的战略性工程,脱贫攻坚成为国家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场域,而人才队伍建设又服务于脱贫攻坚。要精准选人用人。在脱贫攻坚中,做到因事选人,因村派人,“抽强人,强抽人”,避免出现把“老弱病残”选到精准扶贫的队伍中。要形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选拔人才的机制体制,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评价、激励人才的重要依据,形成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要疏通精准扶贫人才队伍的流动和上升通道,让参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各类人才有成就感、获得感。

内在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内在培养与人才引进都是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的必然路径,要以脱贫攻坚的需求为导向,推动人才的内在培养与人才引进的结合。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最关键的是内在培养。除了在脱贫攻坚实践中培养,还应依托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培训,特别是对于能“留得住”的扶贫人才队伍的培养,如各地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准扶贫人才引进工作目前也有较好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扶贫人才引进的意识、机制等还是不够的。对贫困地区而言,最需要引进的是与当地特色产业、特色资源相关的企业人才、科技人才,要为其搭建平台,做好服务,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实现以发展带动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

从严管理与科学激励相结合。“要关心、爱护人才,不能‘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各省从省级层面建立精准扶贫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培养、管理和激励精准扶贫人才队伍;落实好在脱贫攻坚中选拔干部的政策,特别是明确优秀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的激励政策;跟踪落实精准扶贫人才队伍退出后的待遇等,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系统性的激励体系。(欧文辉)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