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奔小康】昭平仁德村:找到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贺州先锋     2021-01-20 08:27     浏览:1969


仁德村地少人少,曾经是贺州市昭平县15个未脱贫村中的“难中难、困中困”贫困村之一,如今不仅如期实现脱贫,而且村民日子越过越好。

图片

△仁德村第一书记、村支书入户了解情况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要带领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首先要建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仁德村坚持党组织统领脱贫攻坚,执行挂牌作战制度,实施脱贫攻坚每月例会制度,研究脱贫攻坚遇到的难题。同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行网格化分工,推动党员干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组织驻村干部、党员与贫困群众“结对认亲”,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连片包户管理,从生活上关心群众、从感情上融入群众,确保贫困群众切实感受到党的好政策和关爱关怀。

“村子的改变,最主要是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扶持,有好的‘两委’班子去引领。”仁德村党支部副书记黄柱忠介绍,村里现有村“两委”干部6人,其中有3人是致富带头人。

群众好才是真的好。仁德村坚持“大家富才是真的富”的发展理念,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抓手,带领群众一起发展中草药、油茶、松树等种植产业和蜜蜂养殖等产业,将党员培养成为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发展成为党员。通过与产业指导员共同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分红、技术指导、资金和政策支持,加大产业补贴力度,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发展、贫困户发展促进产业规模化经营的产业优化,真正做到户户有产业项目、人人有增收门路。2020年,仁德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13万元,是整个五将镇集体收入最高的偏远村,全村新发展种养殖产业105项,涉及78户,获得产业奖补35.03万元。

图片

△绿意盎然的仁德村

“2019年发生了猪瘟,2020年村民都不敢养猪,担心有风险。而我相信,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仁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黄继源作为致富带头人,率先带头和村务工作者、贫困户联合成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海拔500米高的半山腰上建起了两个大铁棚猪舍,养起了30头母猪和小猪180头。

同时,仁德村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减贫带贫机制,以资金入股、代种代养、出租土地等多种方式促进贫困户增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实现了合作社、集体和农户共赢的良好致富带贫效果。

“现在我在山里负责饲养猪崽,每月有3500元收入。”负责饲养猪崽的脱贫户邹源忠说,自己已经掌握了娴熟的养猪技术,计划2021年不再外出务工,而是加入合作社养殖致富。

图片

△仁德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的生猪

五将镇二级路口至蒙山汉豪乡全程22公里,其中经过仁德村有6公里,这两地之间山路蜿蜒曲折,一度成为仁德人民奔向小康的屏障。要致富,先修路。2019年,昭平县投入2200万元修通了五将镇通往蒙山县汉豪乡三级公路,也修通了奔向小康的“致富路”。

“以前村里交通、水利、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大家都选择外出务工,村里田地都荒芜了。如今,基础设施完善了,大家都积极返乡创业,大规模种植沃柑、油茶果等,成功摆脱贫困过上了小康生活。”仁德村第一书记陆强感慨地说,近年来,仁德村申请实施饮水安全、道路建设、村部大楼维修、防洪堤等10多个扶贫项目,发展特色产业项目100多个,贫困户产业覆盖率为97.62%,群众摆脱了贫困,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小康生活。陆强说:“看着群众日子越过越好,全村旧貌换新颜,我的内心十分安慰,这就是扶贫的价值所在、意义所在。”

图片

△仁德村沃柑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