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乡村人才振兴,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贺州日报     2022-02-17 23:24     浏览:6378


2月15日,贺州市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市委组织部以《扩增量 稳存量 提质量 扎实推进乡村人才振兴》为题,在会上作交流发言。

2021年,市委组织部坚持人才“引、育、留”并重,聚焦基层引才难留才难问题靶向发力,推进乡村人才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赋能助力。    

聚焦扩增量刚柔并举“引”才

一是设立专项编制“招录”一批。下放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权限、放宽招聘条件,优化招考流程,通过定向招聘和实施“特岗教师”“西部志愿者”等服务基层招录计划,多渠道、多方式引进一批乡村振兴发展急需人才。2021年共引进乡镇急需产业人才、乡村教师、乡镇医护人员共1163人。二是强化服务“下派”一批。启动“乡村振兴百千万人才工程”,选派100名专家、798名驻村工作队员(含第一书记)、284名乡村科技特派员、近一万名大学生和农技人才“上山下乡”,服务支持乡村振兴建设。三是柔性引智“集聚”一批。以市校合作为载体,联合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到贺州开展智力服务。2021年共吸引1103名专业技术人才、高校大学生下沉乡村开展服务,帮助解决乡村振兴产业规划、技术需求等难题314个,乡村振兴服务项目68个。成功引进澳门城市大学副校长叶桂平教授团队到我市开展直输澳门“菜篮子工程”跨境电商(B2B)平台建设,引进中国科学院夏新界博士团队在我市钟山县公安镇建成现代有机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共获得有机认证农产品达81个,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收8473元。四是打好“乡情牌”“回归”一批。实施贺州籍人才回归工程,鼓励引导高校大学生、外出创业成功人士等各类人才返乡发展。2021年成功吸引外出务工人员、退役军人等439位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反哺家乡。

聚焦稳存量深挖潜力“育”才

一是注重本土高校人才阵地“培”。依托本地高等院校、职业学院等平台,分类型、分层次重点培养一批技艺精湛的种养大户、乡村工匠、农业职业经理人和非遗传承人等“土专家”“田秀才”。2021年以来,共组织开展各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共1396期,培训70704人次。二是增强造血功能传帮“带”。组织选派县乡级教育、医疗等重点领域青年骨干人才到东部发达地区挂职和跟班锻炼、专业研修以及轮岗交流,加快人才专业素质提升,优化本土人才梯队。2021年仅粤桂协作就互派干部和专业人才78人,选派我市500多名人才到大湾区相关机构进修学习。三是打造云上课堂常态“学”。依托清华大学新型智慧线上教学“雨课堂”系统和卫星直播技术,挂牌成立全区首个清华大学设区市乡村振兴教学站,面向农村输送一流课程,培养大量人才,着力弥补贺州农村教育师资不足短板。2021年,该教学站举办远程教育培训54期,参训人员58万人次,被清华大学评为2021年优秀教学站。

聚焦提质量优化环境“留”才

一是创新发展平台用才。在全区创新成立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活动中心、青年人才党支部和乡村青年电商人才孵化基地等服务基地,搭建“选、用、培”三位一体发展平台,优先提供专题培训、岗位锻炼、创业优惠政策等服务。目前全市61个乡镇(街道办)乡村振兴青年人才活动中心实现全覆盖。人民网、中国组织人事报等国家级媒体就贺州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振兴体系的做法做了专题报道。二是建立激励机制留才。建立激励评价和人才分类管理机制,对乡镇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取得中高级职称的人才,不受岗位总量、结构比例限制即评即聘,对获得副高以上的专业技术人才予以奖励。2021年新增专业技术人才2120名、高技能人才215名,仅市本级发放职称奖励265万元。三是营造优良环境爱才。健全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制定出台“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等4个政策文件,最大限度地挖掘政策潜能,压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推动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突出典型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加强对乡村人才政策的专题宣传,对三农领域自治区党代表廖其智、吴永英等同志的事迹宣传,对各类人才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创新创业的广泛宣传,着力营造尊重、关心、爱护乡村人才发展的良好氛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