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求是网     2022-04-26 11:34     浏览:18537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9月27日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擘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宏伟蓝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讲话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持续增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以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推动人才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

一、准确把握、深入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先后提出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科学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的“八个坚持”,即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坚持全方位培养用好人才,坚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环境,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这“八个坚持”,深刻阐明了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重大战略、目标方向、重点任务、重要保障、基本要求、社会条件、精神引领和思想保证,是对我国人才事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才工作巨大成就和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是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科学指南和强大动力。一定要准确把握、深入贯彻,高质量落实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各项任务。

准确把握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和发展规律,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对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作出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为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锚定了新坐标、树立了新标杆、描绘了新愿景。我们深刻认识到,这一重要战略布局,是我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需要,也是上海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新奇迹、展现新气象的必由之路。必须把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作为上海人才工作的总抓手、总牵引,努力打造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人才强国雁阵格局中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全国加快形成人才资源竞争优势。

2021年12月3日,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正式在张江科学城内启用。李政道研究所实验楼所在地张江,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种类最全、综合能力最强的光子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上海现有14个国家级大科学设施,8个在张江。这些大科学设施既对科研机构也对企业开放,可以帮助企业重点攻关产业领域“卡脖子”技术,加快从0到1的原创性突破。 上海市委组织部供图

准确把握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工作重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得不够、“立”得也不够,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解决多年困扰、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破除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建立完善活力更足、动力更强的体制机制,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人才优势、科技竞争优势。上海作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必须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中走在前、干在前。要在政策环境上求突破,比如探索建立一批“三不一综合”(不设定行政级别、不核定编制数量、不受岗位和工资总额限制、实行综合预算管理)的新型研发机构,加快实施顶尖科学家全权负责制,实施有利于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要在重点区域内谋创新,比如推进“浦东新区国际人才发展引领区”建设,支持临港新片区构建开放型人才治理体系,加快建设顶尖科学家社区等载体平台。要在服务保障上抓提升,比如对于在沪两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给予重点保障,对于海外高层次人才、国防科工人才等落实好专项政策,解决青年人才安居问题。

准确把握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要求。战略人才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是支撑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既要着眼于前沿领域和关键领域的“燃眉之急”,又要放眼主要科技领域、新型前沿交叉领域的并跑、领跑,把战略人才作为赢得国际人才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上海将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点任务进行谋划,制定支持在沪国家实验室人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立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加快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卓越制造人才提升工程,实施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人才培育专项,等等。

准确把握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我们深刻认识到,坚定人才培养自信,努力造就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放开视野选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是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必然要求。上海要扎实抓好育才百年大计,深入完善金字塔式人才计划体系,推动形成拔尖人才“顶天立地”,青年人才、产业人才等“铺天盖地”的大好局面。大力引进集聚一批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创新发展方向的战略科学家及其团队,更大规模引进海外青年才俊,会同长三角地区、中西部地区等联合开展海外引才聚智。

二、全力推动党中央人才工作战略部署落地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人才工作十分关心、寄予厚望,要求上海牢牢把握科技进步大方向、牢牢把握产业革命大趋势、牢牢把握集聚人才大举措,率先实行更加开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拔尖人才和团队特别是青年才俊。这次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又赋予上海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战略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加强人才工作战略谋划和政策创新,加快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让各类人才汇聚上海、扎根上海,在上海成就事业、实现价值。

2020年7月25日,“2020年上海市夏季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面洽会”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本次招聘活动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总工会等主办,700余家企事业单位提供招聘岗位16000余个,助力毕业生就业“冲刺”。图为求职者当日在面洽会现场了解招聘单位信息。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一是充分发挥上海开放引才的综合优势,大力吸引集聚海外高层次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结合新形势加强人才国际交流,坚持全球视野、世界一流水平,千方百计引进那些能为我所用的顶尖人才,使更多全球智慧资源、创新要素为我所用。”上海将大力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着力建设世界一流的基础科研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海聚英才”赛会平台,把联系做广、能级做强、影响做大,形成引才聚才的“强磁场”。要集成、放大、用好上海在营商环境、社会治理、文化积淀、生活体验、市民素质等软环境方面优势,不断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强化重点人才工程的统领作用,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重点领域,抢抓机遇、招才引才,加强国际协调创新合作,推动前沿科学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二是率先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没真正建立”。事实证明,没有更灵活、更高效的制度和政策创新,就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就难以让创新能量充分释放。上海将争取在海外人才引进制度上率先突破,探索建立覆盖海外人才来华工作生活全流程、全周期的政策体系。切实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让用人主体有更大自主权,涉及内部编制统筹、岗位聘用管理、日常经费使用、人员考核激励等方面的不合理限制都要取消,该下放的权力都要下放,同时确保用人单位接得住、用得好。加快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科研管理方式、人才使用机制,通过充分授权进一步提升效能、激发活力。

2020年12月28日,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羲和激光装置”)建成并通过验收。羲和激光装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上海市共同支持,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为法人单位、上海科技大学为共建单位,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打造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的首批重大项目。 上海市委组织部供图

三是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是自主创新的关键,顶尖人才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上海将大力实施战略科学家引领工程、科技领军人才队伍提升工程、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工程、卓越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产业人才队伍专项培育工程,支持他们发起大科学计划、承担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任务。全方位支持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发展,壮大做强战略科学家队伍,培养更多领军人才,带动更多创新团队。对基础研究给予长期稳定支持,通过“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人生的黄金期成就事业的黄金期。

四是着力厚植人才培养的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的大计,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中国对人才数量、质量、结构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必须主要依靠自己培养,提高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上海将加快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机制,对于能从事基础研究的“好苗子”,早发现、早跟踪、早培养。深化高考改革、加强高校学科建设,更加重视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培养。加大产教融合力度,培养更多高水平工程师、高技能人才等能工巧匠。

五是持续优化对人才的精准服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积极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心无旁骛钻研业务创造良好条件”。上海将以更加精准精细的服务吸引、延揽、凝聚人才。提升人才服务的标准化,运用数字化提升便利性,依托“一网通办”平台,实现人才政策“一网查询”、人才需求“一口受理”、人才服务“一码集成”,让各类人才线上线下都能“有求必应”。提升人才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水平,对高端人才、顶尖人才实行“量身定制、一人一策”。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力度,更好提供教育、医疗等服务,让人才安身、安心、安业。

三、用心用情用力把人才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上海将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努力使人才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以更强的责任感抓落实。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真正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战略性资源、最宝贵资源,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在造就一流的人才队伍上拿出新招、实招、硬招,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要爱人才、懂人才、帮人才,真正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

以更强的合力抓协同。各地区各部门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各级组织部门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能,对人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提高研究频度、加大破解力度。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对标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要求,增强政策研究和工作落实的突破力、穿透性。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各显神通,招才引智。

以更强的政治引领聚人才。把加强政治引领融入服务之中,全方位支持人才、帮助人才,千方百计造就人才、成就人才。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经常联系人才、倾听他们的心声,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思想上主动引导、工作上创造条件、生活上关心照顾,热情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讲好优秀人才的奋斗故事、感人事迹,营造崇尚科学、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

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使命光荣、意义重大。上海将肩负起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和时代使命,改革创新、再接再厉,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为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共上海市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