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考核引领高质量发展

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     2022-04-25 17:20     浏览:13497


为政之要,首在得人;知事识人,重在考核。干部考核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要举措,是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促进事业发展的重要抓手。要充分发挥干部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以高质量干部考核促进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健全考核评价指标体系,设立“硬杠杆”。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指标和具体内容设置上,要力求科学、合理、具体和可操作。干部考核不同于业务考核,其实质是政治考核。无论是考核内容的确定、考核指标的设置,还是干部表现的评判、考核结果的运用,都必须旗帜鲜明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要加强政治建设考察,重点考察干部是否带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是否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根据不同类别、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干部工作特点和实际情况,有针对性设置不同的考察重点。如“一把手”重点突出其带班能力、民主作风、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等;副职领导主要突出办事能力和履行岗位职责、完成急难险重任务、服务群众的能力;业务型领导干部要突出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按照科学合理、客观公正、权责统一的原则设置评价内容和标准,更加注重民生指标的考核,引导领导干部多办利民、惠民、安民的实事、好事。将“德、能、勤、绩、廉”进一步细化为若干个具体的子项目,采取评分制与等级制的方式进行细化、量化考核。

创新考核评价方式方法,善用“指挥棒”。要用理性的思维、宽广的视野,多角度、全方位地考核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优化考核评价手段。要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接触干部,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了解干部。要综合运用公开“述德”、正反“评德”、多维“察德”、联动“审德”、阳光“验德”等方法,考实考准干部之德。探索建立通过新闻传媒等途径向社会公布工作实绩的制度,让广大干部群众对考核评价工作拥有更多的知情渠道和参与机会。延伸考察视角。通过现场察看、走访、家访以及有重点地选择一些反映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地方或项目、工程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实地考察,如深入到考察对象帮扶的脱贫村、联系的企业和牵头主抓的项目、工程以及服务对象和普通群众中了解考察、听取意见等。注重实绩评估。正确区分真绩与假绩、显绩与隐绩、个体政绩与群体政绩的界限,运用“火眼金睛”明察秋毫,做到由里及外、去假存真、去粗求细。注重平时考核,通过晒、评、比、考、报等多种形式考实考准干部实绩。

完善政绩成本分析机制,巧用“铁算盘”。建立健全政绩成本分析机制,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政绩就像“账户先生用算盘算账”一样,对成本与效益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增强考核评价的科学性、真实性。看经济成本。政绩的经济成本应和取得的政绩成反比关系,以促使领导干部降低经济成本的付出,避免铺张浪费,遏制片面追求政绩、严重损害当地长远发展和人民利益的行为。看社会成本。遵循效益优先原则,通过效益看成本,否决那些只给领导“贴金”而不能发挥效益的工程和项目,否决那些只顾眼前利益不管长远利益的短期行为,否决那些只顾局部利益不管整体利益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看民生成本。将人民生活状况、社会治安状况、安全生产、绿色环保、就业再就业、就学、就医、卫生、老年人社会保障等民生成本引入政绩成本的分析之中,提高领导干部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

健全政绩评价保障制度,安装“电子眼”。要让群众成为监督领导干部的“电子眼”“监控器”。加大评绩议绩力度。加大群众“评绩”和考核组成员集中“议绩”的力度,把制度约束与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让业绩经得起检验。要制定领导干部政绩评价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完善考核奖惩制度。将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升降去留、监督管理、奖惩褒贬直接联系起来,推行三个“挂钩”:各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与单位领导班子考核评定结果挂钩,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与所在班子的考核评定结果挂钩,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考核与干部自身的考核评定结果挂钩。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强化考核结果的刚性运用,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坚定不移地惩处腐败、整治庸散,真正做到赏罚分明,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风向标”和“导向仪”作用。(卢坤)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