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镇:聚集五大“党建+” 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石龙镇     2023-09-12 08:50     浏览:1350


今年以来,石龙镇以基层党建“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为牵引,聚焦落实五大“党建+”举措,主动担当作为,打造“党建引擎”,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聚焦“党建+产业”,跑出乡村 振兴“加速度”

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让农业经营有效益、成为有奔头的产业,才能让农民增收致富、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才能让农村留得住人、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石龙镇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全力助推产业发展。一是构建产业项目发展新模式。坚持“项目为王”的工作方针,结合钟山县“一园四带一区+N种特色产业”布局,创新推行“基层党组织+合作社+平台公司+企业+农户”党建助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健全香芋产业全过程网格化跟踪服务体系,提高产业发展服务水平。二是立足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专题研究谋划钟山县“12336”工作思路,狠抓规模化种植、精细化加工、产业化运作等关键环节,探索香芋“产、加、销”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路线,扩大烤烟种植规模,引进先进技术,充分利用村内可流转土地,进一步扩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2023年全镇香芋种植面积达3005亩,烤烟种植面积1680亩,逐步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脱贫人口增收。

聚焦“党建+人才”,唱响乡村振兴“重头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石龙镇紧盯乡村发展需求,以识才的慧眼、聚才的良方、用才的胆识为乡村振兴注入人才“活水”。一是“聚”齐人才。聚焦乡村振兴一线和急需紧缺专业,招录优秀选调生、高层次人才、选派驻村干部,有序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乡、产业带头人回乡、外出务工能人返乡,吸引特色人才,为乡村振兴储蓄力量。打造“人才超市”,组建(人有一张信息表、村有一本花名册,镇有一个人才库)人才名录,实行动态管理。二是“育”强人才。聚焦烤烟、香芋等特色产业,邀请帮扶单位、县级科技特派员等专家技术人员,通过“课堂传授+现场实训”的方式,为农业产业升级打造“智囊团”,充分挖掘和培养一批优秀农村青年、乡贤、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三是用“活”人才。鼓励驻村干部以自身专业特长和资源优势向所驻村提供产业指导、农技服务、法律咨询等。截至目前,建立完善青年人才信息库数53人,其中返乡大中专毕业生8人,复员退伍军人35人,致富能人10人。

聚焦“党建+文化”,打好乡村振兴“文明牌”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推动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石龙镇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为主体,依托石龙镇悠久历史文化,凝聚党群力量,打好乡风文明“特色牌”。一是文旅结合创新宣传阵地。打造“镇史馆”“村史馆”“石龙乡贤文化旅游景区”等一系列文化旅游阵地,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的资源力量,组织党员、群众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超100场(次),将乡风文明“触角”延伸到基层“末梢”。二是选树典型先锋引领树新风。积极开展“最美家庭”“文明家庭”“文明村镇”等系列评选活动,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着力提升村民的文明素质。截至目前,石龙镇选树1户市级最美家庭,1户最美家庭,1个县级文明家庭,1个市级文明镇,1个市级文明村,2个县级文明村。三是融合民俗育乡风。借助“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北帝巡游”等民俗文化,依托“源头书法文化”“我们的节日”等开展“我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活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乡风文明。

聚焦“党建+生态”,绘就乡村振兴“新蓝图”

石龙镇坚持“生态振兴就是让农村环境得以改善,提高生活环境质量”的理念,扎实推进村容村貌改善。一是强化基础建设。以石龙村乡贤文化旅游景区、源头村古村落、松桂村古村落为基础,通过政府集资以及村集体经济资金投入、党员带头捐款等方式,建设停车场、村史馆、文化长廊等基础设施,旅游观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二是打造党建生态环保先锋队。成立一支由党员、人大代表、村民代表、热心群众构成的志愿者队伍,通过进村入户、召开村民会议等形式加强对本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同时组织志愿者积极开展“三清三拆”、珊瑚河整理活动,整治河道两岸长度8.5千米,完成河道内清淤1.4千米,拆除旧危房3间,村容村貌得到极大改善。三是三长(即田长、林长、河长)联动,提升工作效率。建立联合巡查机制,镇级每月一巡查和村级每周一巡查,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组织各村网格员加强日常巡查、防护,利用无人机巡田、巡林、巡河,及时掌握河流、土地、森林等生态环境动态,做到“人防”与“技防”并重,推动撂荒地整治、防汛抗洪、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走深走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截至目前,开展撂荒地整治10余次,整治面积166.54亩;积极开展“清桉行动”,整治面积40.5亩。

聚焦“党建+组织”,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必须强化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乡村振兴组织保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通过“三会一课”“清廉夜讲堂”“党课开讲啦”“云课堂”“党员大培训”等“线上+线下”的方式持续开展理论学习,常态化推进“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组织党员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共计8期200人次、农村党员大培训共4期185人次。通过“走出去”开拓视野,“学回来”促进提升,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养,不断增强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和党性修养。二是建强农村基层战斗堡垒。落细落实“青春头羊”“种养能手支书”岗位大练兵擂台大比武、“村事村办,党员揭榜”等工作,深入落实“导师帮带制”,以先进带后进,强化干部监督管理,对年轻干部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帮助派驻干部在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等一线工作岗位历练,不断增强村干部责任意识,快速提升能力水平。三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效能。用好党员先锋岗、党员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载体,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分子组成先锋队伍,推进乡村振兴、设施建设、抗洪抢险等重点民生工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