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带动地区发展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当下各地区为了抢夺人才各展身手,各种人才引进政策层出不穷。但是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有的地方迷信于“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执着于“海外留学”“名牌大学”的标签,忽视了本土人才的感受,致使本土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甚至“离家出走”,影响了当地的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本土人才相比外来人才而言有其独特的优势,他们本身对本地的风土人情了如指掌,适应环境、开展工作的效率明显具备优势,能够提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的办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培训成本,另外本土人才往往有着浓厚的乡土情结,为家乡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会更高,家人离着近也会让工作更为方便。况且现在本土人才中也不乏学历、能力等各方面素质过硬的人才,足以扛起当地发展重任。所以,与其挖空心思、耗费财力去“抢人”“请人”,不如先将摆正好对本土人才的态度,真正拿出尊重诚意用好本土人才,并建立相关培育体系,深入挖掘本土人才潜力,建好一支能力素质过硬的本土人才队伍,真正从“根”上解决人才困境。
以周到服务激发本土人才干事创业精气神。本土人才能留在家乡干事创业,这本身就是一种作为担当和故土情怀的体现,理应给予本土人才“亲孩子”的待遇。要建立好服务清单,对能工巧匠、种养专家、致富能人、技艺达人、创业青年等本土人才进行走访调查,全面摸清底数,掌握其基本信息,分类列入本土人才信息库,作为服务的根基。要精准用好用活人才政策,营造敬贤爱才惜才的氛围,争取更多本土人才的补贴政策和创业资金,全面落实好本土人才子女就学、医疗保障、奖励补助等方面保障,解决好本土人才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让本土人才实现安居乐业。需进一步改善工作生活环境,拓展职业发展空间,根据本土人才诉求,尽可能帮助本土人才在合适的岗位干合适的工作,将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为家乡争光的本土人才事迹收集好,做好宣传及激励工作,增强本土人才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要积极与即将毕业和在外工作的本土人才做好沟通,传达好迫切希望他们建设家乡的心情,解释好当下的回引政策,真正让更多大学生、能人、企业家返乡留乡,形成热爱家乡、回馈家乡、建设家乡的浓厚氛围。
以全面培训加强本土人才推动发展硬本领。本土人才在各行业分布通常不够均匀,部分领域存在着人数足但技艺不精或者能力强但数目不足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发挥培训作用。要将各级党校、培训学校、实训基地等作为主阵地,提前摸排本土人才在技能方面的需要,针对性邀请科技人才、专家教授、技术骨干来到现场进行“菜单式”“订单式”教学,并积极邀请他们去往基层、走向企业在实际操作中让本土人才真正学习透彻、领悟明白,让一个个小白成为炉火纯青的高手。要完善本土人才学徒制度,一方面为新任学徒提供好一定的补贴保障,并定期了解其诉求,进行谈心谈话,鼓舞其奋发学习,早日成才;另一方面要让有真才实学、能倾囊相授的本土人才担任讲师,并根据“传帮带”效果给予相应奖章激励。要定期组织技能人才到发展前沿、产业高地、典型示范点进行参观学习,让他们对标先进、查摆不足,将“他山之石”转化为固本之基,真正成为思想新、技术强、眼界宽、水平高的复合型人才,让这些“领头雁”带动当地发展。(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委组织部 冯小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