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投集团:抓实“引育用”环节 营造人才强磁场

贺投集团     2023-12-15 15:57     浏览:556


贺投集团党委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理念,着眼构建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助推产业发展,在精准引才、精细育才、精确用才上持续发力,着力打造与产业链相匹配的人才链,加快形成人才集聚磁场效应,为集团全面东融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整合项目资源,集聚产业东融人才

探索项目引才新模式,打造人才飞地一是加大以项目集聚人才力度紧紧围绕电子信息、飞机航空、人工智能等新经济新业态主导产业,设立贺州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发展基金、东融数字科创投资基金两支母基金,参股引进天微电子、亿航智能中生穿越智慧浆云等新经济新业态产业项目12个,通过引进大项目、搭建大平台,集聚了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博士研发团队5个,形成了项目凝聚人才人才创新项目的良性循环,助推了集团新兴产业发展。截止202310月底集团资产总额百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99亿元,利润总额2197万元(不含旅实集团),完成项目投资2.74亿元,化解到期债务9.86亿元二是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树牢不求所有、但为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有为柔性引才理念,主动融入贺州“3+6”产业集群,与广东财经大学共建高级咨询中心(金融智库),积极对接集团重点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专家人才12人,为集团战略规划、股权投资产业评估等多个领域提供专业服务。三是加紧缺人才引进力度探索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试行职业经理人制度,依托贺州(深圳)东融新产业育成中心,加大紧缺人才引进力度,先后引进陈景毅等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的基金紧缺人才6人,填补了贺州基金管理领域人才的空白,为贺州设立首支基金——贺州新经济新业态产业发展基金,并成功在中国基金协会备案获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二、创新培养措施,提高人才队伍素质

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人才与产业融合发展。一是强化人才孵化。探索建立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行人才+基地”“人才+产业”“人才+项目等产学研结合协同育人模式,以参股投资的新经济新业态主导产业为人才孵化基地,设立人才工作站、人才小高地,搭建更具活力、更有吸引力的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坚持把人才的成长与重大项目建设、高新科技攻关和重点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依靠人才争取和实施重大项目,通过人才推进和加快高新科技攻关、重点产业发展,全力培养能力素质过硬的实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二是强化专业学习。举办贺投集团财智大讲堂拓展人才专业视野和专业技能,近三年来累计邀请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管理、经济金融、财会法律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53场次;充分利用广州、深圳等先进发达地区的优质培训资源,按照集团业务需求开展人才差异化培训,组织集团各类人才外出学习考察261人次鼓励专业考级和职称评聘,落实专项资金,对通过基金从业资格、注册会计师等紧缺专业资格考试和高级职称评定的人才给予补助,不断提高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目前,集团每年考取各类职业资格的人数以超过30%的增速递增,多数人才具有两个以上从业资格,集团人才库储备的35岁以下经营管理人才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达156人。三是强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人才专业能力的同时,通过挂职、轮岗、交流等多种途径,近三年来累计选派优秀人才48人到基层企业、湾区企业和工业振兴专班等交流任职、挂职锻炼,强化在产业前沿、项目一线等急难险重岗位历练人才,培养一支政治过硬、专业精湛、担当作为的双优型复合型现代企业人才队伍。

三、深化制度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动力

坚持管理+服务,进一步优化留人用人环境。一是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科学制定人才评价标准,推行竞争上岗末位调整等市场化用工机制,建立崇尚业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用人机制。二是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拓宽人才晋升渠道,健全容错纠错机制,2023年大胆选拔任用子公司高管、中层干部17人,让敢担当善作为成为人才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大市场化薪酬激励力度,参照市里人才政策,给予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安居补贴。推行经理层契约化和任期制管理,探索提成制增量绩效等灵活的薪酬制度,同步实施发展型工作型和文化型等多重激励,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的薪酬绩效机制,充分发挥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双重激励作用。三是完善人才关爱机制。建立集团人才信息库并进行动态管理,健全集团领导干部一对一联系关爱人才制度,在全集团推行青年干部人才培养导师制和师徒制,第一时间掌握人才的工作、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切实解决人才创业创新的后顾之忧,加速了人才的成长


x